核心WTE業務的收入在2024財年同比增長了6.0%,達到36億元人民幣。
毛利潤上升了18.1%,達到人民幣13億元,毛利率增加了5.7個百分點。這一增加歸因于業務組合的優化,更多來自高利潤率的蒸汽供應業務的貢獻,以及通過有效的技術改造和管理優化提高了運營效率,及爐渣等副產品收入根據戰略布局在WTE業務收入中列示。
目前有7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在建,另有13個籌建項目,待所有項目完成后,垃圾總處理能力預計將達到每日59,305噸,裝機容量為1,300兆瓦。集團將繼續專注于國內和國際上的戰略增長機會。
董事會建議2024財年每普通股派發最終股息新幣2.30分,較2023財年的新幣1.30分增長76.9%,這相當于29.0%的股息支付率。
新加坡,2025年2月28日 - 垃圾焚燒發電(“WTE”)運營商浙能錦江環境控股有限公司(“浙能錦江環境”或“公司”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為“集團”), 作為垃圾焚燒發電運營商,已公告其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六個月(“2024年下半年”)和全年(“2024財年”)的未經審計的業績報告。
業績概覽
2024財年,集團收入同比微降0.5%,至人民幣37.3億元。這主要是由于根據BOT項目的收入貢獻減少。然而,集團的核心WTE業務,占總收入的97.3%,繼續保持良好表現,2024財年WTE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.0%。這一增長主要由于集團存量電廠供熱業務拓展,電廠技術改造管理優化后噸供增加,以及根據循環經濟戰略布局,爐渣等副產品收入在WTE業務收入中確認。
核心WTE業務的毛利潤同比增長人民幣2.4億元,增長22.8%,2024財年達到人民幣12.8億元。
2024財年,BOT項目的收入從人民幣3.1億元下降至人民幣8,770萬元,主要是由于BOT項目建造實施減少。由于項目技術和管理服務的減少,項目技術與管理服務、設備選型和銷售和EMC業務的收入為人民幣 1,230 萬元。
集團在2024財年實現毛利潤人民幣13億元。毛利潤率為35.8%,比2023財年高出5.7個百分點。
歸屬股東的凈利潤從2023財年的人民幣2.816億元增長一倍以上,達到2024財年的人民幣6.185億元。這主要得益于核心WTE業務毛利的增長,以及沒有發生大額資產減值損失,而在2023 財年因印度項目的困難和不確定性計提相關減值損失。此外,集團實現了凈利潤人民幣6.212億元,超過了往年所有記錄。
鑒于業績改善,董事會建議2024財年每普通股派發最終股息新幣2.30分,較2023財年的1.30新加坡分增加76.9%。這相當于29.0%的股息支付率。此提議需經即將召開的股東大會批準。
展 望
2024年,中國經濟同比增長5.0%,首次突破人民幣130萬億元,在綠色轉型和可再生能源方面得到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。政府的《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》和對清潔能源的擴大投資為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創造了重大發展機遇,強化了其在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。
盡管固廢產業發展面臨巨大挑戰,存量市場增長放緩、產能過剩,集團仍精心研究、謀篇布局,跳出垃圾發電,發展垃圾發電,匯聚高質量發展合力。集團旨在通過適應地方政府的發展政策,保持戰略穩定,實現可持續增長。此外,集團還計劃通過研究和技術選擇來拓展其運營,例如爐渣處置(自建)、飛灰資源利用等。這一戰略舉措將使集團進一步在產業鏈上多元化其業務組合,為集團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。
當前,集團有7個在建垃圾焚燒發電項目,另有13個籌建項目,待所有項目完成后,集團的垃圾總處理能力和總裝容量預計將達到每日59,305噸和1,300兆瓦,進一步鞏固其在中國的行業領導地位。在國內擴展之外,印度尼西亞巨港項目已于2024年9月正式開工建設,并穩步推進,這標志著集團國際增長戰略的關鍵一步。
在宏觀經濟復蘇、豐富的項目儲備以及對可持續性承諾的支持下,集團為長期價值創造做好了充分準備。
浙能錦江環境執行董事長韋東良先生表示:“在2024財年,集團繼續加強其運營管理,并擴展垃圾焚燒發電領域的能力。由于我們不懈努力提高效率、優化資源利用和精細化管理,取得了顯著成果,我們的能源產出和盈利能力顯著提高。經多年的積累和實踐,我們從固廢綜合利用產業鏈中提取了更高價值,如蒸汽供應和爐渣利用,突顯了我們在業務多元化方面的進展。未來,我們將進一步依托垃圾焚燒發電,拓展供熱業務,發揮新質生產力,協同上下游,拓展產業鏈,打造高質量產業生態鏈。
展望未來,我們將進一步深化在循環經濟中的作用,探索新的垂直增長領域,并擴大市場份額。在國家支持可再生能源和“雙碳”的有利政策下,集團已做好充分準備,在推動長期增長的同時,搭上中國可持續發展的順風車。”
原標題:浙能錦江環境2024財年凈利潤達人民幣6.212億